描写夏天的古诗一二三年级(精选7篇)
描写夏天的古诗一二三年级 第一篇
1、宋 秦观《纳凉》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2、宋 杨万里《夏夜追凉》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
3、唐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4、宋 苏舜钦 《夏意》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5、南宋 陆游《幽居初夏》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6、唐 白居易 《池上早夏》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7、宋 司马光 《客中初夏》
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晴。
8、唐 朱淑真 《初夏》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9、唐 杨万里 《闲居初夏午睡起》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0、唐 李白 《夏日山中》
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描写夏天的古诗一二三年级 第二篇
想要更好地认识、体会古诗词所表现的情感内容,就必须延伸到其中所用的修辞手法、意象等知识,一起来看看古诗词中这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吧。
比喻
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例如:
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替全体,用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如:
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例如:
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例如:
比拟
把物当做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做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例如:
排比
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例如:
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例如:
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例如:
用典
描写夏天的古诗一二三年级 第三篇
成语和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
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历届《中国成语大会》和《中国诗词大会》,都吸引了众多的参与者、观众和粉丝。而且,越来越多的小学生、中学生纷纷报名。“大语文”的时代,把大众对古文学的认识,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我是演说家》的冠军刘轩是一名美籍华人,他的父亲在刘轩8岁时,便前往美国任一名教授。于是,刘轩举家搬到了美国。但是,刘轩的父亲,一刻也没有放松过孩子对中文的学习。他要求刘轩在家说中文,每周写日记,经常读成语……
刘轩在演讲中说到,大学时,他选修“中国文言文课程”,没想到老师居然一位犹太人。刘轩问老师:“你当初为什么会爱上中文?”这位犹太老师说:
相信大多数父母,会有这样一个体验:
如果孩子能在大自然中,领略古诗词的意境,一定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前不久,霍启刚发微博说带着老婆孩子到乡下田里去插秧,想让孩子体会一下农民伯伯的辛苦,真正领悟到“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大家都纷纷称赞霍启刚夫妇的家庭教育“接地气”。
古诗文不仅能陶冶孩子的情操,提高孩子的文学素养,还能在孩子写作文时,助一臂之力。
“学以致用”或许也就是这个意思:孩子学习了古诗词,理解了含义,就能在恰当的时候,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
有时,
夏天已经到来,下面整理了12首描写夏日的古诗,简单易懂,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孩子们一读:
建议父母这样做:
相信孩子,一定会爱上古诗词,爱上语文!
描写夏天的古诗一二三年级 第四篇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苏教版五下】
踏一路春风,
撒一路欢笑,
向荒山野岭进军,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锨镐叮叮当当,
奏响了植树歌谣;
溪水哗哗流淌,
滋润着棵棵树苗。
我们走到哪里,
哪里便披上绿袍,
千年裸露的山岩,
结束了烈日的煎熬。
寂寞多年的荒山,
如今已枝繁叶茂,
当风儿吹起的时候,
便涌起阵阵林涛。
小鸟抖动彩翼,
来这里搭窝筑巢;
松鼠有了美丽的家园,
快活得叽叽直叫。
撑起绿色的大伞,
小兔再也不怕天上的老雕;
在茂密的树丛中,
小猴开心得又蹦又跳。
山下的河水不再浑浊咆哮,
荡漾的碧波轻抚着河畔的小草。
待到金色的秋天,
我们把丰收的果园拥抱。
踏一路春风,
撒一路欢笑,
走遍青山碧岭,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句子迷:
描写夏天的古诗一二三年级 第五篇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3、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张耒《夏日三首·其一》
4、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5、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6、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7、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8、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9、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10、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客中初夏》
11、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
12、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13、阴阴夏木啭黄鹂。——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14、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15、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16、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17、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1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19、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20、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21、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22、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
23、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2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25、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26、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27、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28、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李商隐《赠荷花》
29、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欧阳修《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30、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31、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元好问《骤雨打新荷》
32、绿槐高柳咽新蝉。——苏轼《阮郎归·初夏》
33、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刘攽《雨后池上》
34、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35、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36、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
37、石榴半吐红巾蹙。——苏轼《贺新郎·夏景》
38、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陆游《幽居初夏》
39、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40、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张养浩《水仙子·咏江南》
描写夏天的古诗一二三年级 第六篇
一、描写春天的古诗 1元 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2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3春 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4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5绝 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6绝句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7游园不值 宋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8江畔独步寻花 唐 杜 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9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二 描写夏天的古诗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约客 南宋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描写夏天的古诗一二三年级 第七篇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不知道此诗背景. 单就自面看,格调挺清新. 前两句写夏景很传神,也很清澈. 后两句,桑麻行不尽,意指繁华,这么看来,太平人是指天下太平,也就是太平盛世的人.可能是有初夏欣欣之景而生此感. 不过陆游身处南宋,此诗何以如此,就不明白了.不过只由夏日新景,能有如此感想,也可以说是大自然让人忘记了国家之忧. 高柳新蝉,薰风微雨,池荷榴花,琼珠清泉,交织成一幅初夏的美丽图景 “绿槐高柳咽新蝉”,都是具有初夏特征的景物:枝叶繁茂的槐树,高大的柳树,还有浓绿深处的新蝉鸣声乍歇,一片阴凉幽静的庭院环境.“熏风初入弦”,又是初夏的气候特征.熏风,就是暖和的南风. 下片写这个少女梦醒来以后,尽情地领略和享受初夏时节的自然风光.歇拍二句,写弄水叶面,琼珠碎而复圆,更觉清新可爱.“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又是另一番园池夏景.小荷初长成,小而娇嫩,一阵细雨过去,轻风把荷叶翻转;石榴花色本鲜红,经雨一洗,更是红得像火焰. 宋·翁卷《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今译】乡村四月里闲人很少,刚刚忙完采桑养蚕,又忙插秧. 【赏析】本篇写初夏农忙景象.农历四月,三麦登场,秧苗正绿,农民们刚收完麦子又忙着插秧.可是在江南农村,又多了一桩采桑养蚕的农活.唐代王维《新晴野望》诗云:“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意相近,却不及这里写得鲜明疏快.宋人秦观《田居四首》其二写初夏农忙,用了一百字,却没有此二句写得简练概括.它语言明白如话,酷似民歌,虽含蓄不足,却情韵悠然,堪称佳句. 幽居初夏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第一句写诗人家居的地点,第二句写住所来往的道路,第三句写所见,第四句写所闻,第五六句扩展视野,令境界开阔,最后两句抒孤寂之情. 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表现怡然自得闲适之情,尾联的“叹息”有两层意思: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 诗歌紧扣一个“幽”字,其突出表现是:以景写“幽”,以动衬“幽”.以“湖山胜处”“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以“下鹭”“鸣蛙”反衬环境之幽静,很有特色. 本诗的另一特色是以乐景赠哀愁(以乐景写哀情).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南宋诗人.汉族,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为南宋四大家诗人之一.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陆游的著作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参考资料:?wtp=tt。
- 上一个:关于秋雨的诗句有哪些(精选7篇)
- 下一个:关于秋天的诗句有哪些古诗(精选6篇)
最新句子:
- 描写少管闲事的句子(精选82句)
- 好一点的句子加赏析(精选29句)
- 爱国的句子40字(精选189句)
- 远离网络游戏的句子(精选373句)
- 好句子的软件(精选58句)
- 如何写在马路上救人的句子(精选43句)
- 艰苦环境中的坚强句子(精选369句)
- 思念却不敢打扰的句子(精选63句)
- 描写下雪的心情优美句子(精选61句)
- 鲁宾逊漂流记优美句子的赏析(精选109句)